2017年,美國增長最快的餐飲品牌
2017年美國全國餐飲新聞網評出的去年增長最快品牌,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:
Raising Cane's
現在他們共有320多家分店,年利潤7.4億美元,比去年多了30%,同店增長率達到可怕的26%,去年一年開了59家分店。
它已經是這個排行榜的老兵,而且排名連年躥升:2015年排名第四,215家分店,同店增長率21.4%;2014年他們排名第四,208家分店,同店增長率23.5%;2014年他們排名第七,178家分店,同店增長率21%。
在速食、快休閒餐飲市場越來越不好做的情況下,他們逆流而上一飛沖天,保持驚人的增長率和越來越高的開店效率,而這個企業成立不過才21年,創始人Todd Graves也就四十多歲,正值壯年。
Todd Graves
憑什麼?只憑那一句簡單的口號:One Love
一個愛,只賣雞柳
如果你去到Raising Cane's的店裡,你會發現菜單簡單得甚至沒有其他快餐店一個品類的多。店裡只提供4種套餐,而且基本上內容差不了多少:
簡單說:就是雞柳、薯條、沾醬、包菜沙拉、蒜香牛油烤麵包、飲料,這幾樣商品的排列組合!
產品相當精簡
除此之外,只有分量更小的兒童餐,以及分量以25、50、75、100條雞柳遞增的聚會套餐。
基本上這張圖可以概括店舖裡所有賣的東西了
這些所有的套餐,歸根結底只有麵包是夾成三明治還是放在旁邊的區別而已……不管怎麼稱呼,它們都只以那條炸雞柳為絕對的核心,而且根本沒把什麼時髦的健康訴求、本土食材之類的放在眼裡。
在這個動不動砍菜單就把自己砍傷的年代,他們真的把自己砍得乾乾淨淨。但同樣是在美國餐廳新聞網的榜單裡,他們還在“全國最吸引人菜單”裡拿下第一名。
雞柳只選取雞胸肉下方的高品質里脊部位,永遠不經過冷凍,經過24小時醃製,手工上漿上粉,下單後新鮮炸製,按照著名商業網站Business Insider記者的探店報告,他們認為雞柳酥而不膩,味道擁有奶奶自製的懷舊品質感。
為了保證供應鏈穩定,它和全國眾多供應商保持往來,並在全國設置了18個物流中心,保證遍布20多個州的分店每天可以收到鮮貨。
外國記者口中的“外婆的味道”
和雞柳搭配的獨家沾醬,也是店裡的另一大招牌。它的配方只有店經理知道,他們簽署了嚴格的保密協定,不准將它外洩。沾醬每天只能由他們來調製,不過他們每天收到的也都是包裝好了的混合物。所以網上總是有粉絲試圖在猜測其中的配料。
一個愛,只培養真正的自己人
早在2009年,Raising Cane's一直位列達拉斯晨報最佳雇主的榜單中,它傳遞的工作價值以及升遷空間是僱員非常看中的兩點。
Raising Cane's當然做加盟,但這個加盟做得比較小心翼翼。現在超過25%的門店是集團性質的實力加盟商,他們可以開出不止一家門店。這個標準同樣也適用於他們的全球擴張,目前Raising Cane's只在科威特有海外門店,當時他們還只有210家門店,專門找上門來的科威特企業,同時還代理了中東、北非、歐洲和俄羅斯的星巴克,對美國連鎖有相當深的了解。
和創始人看上去一樣質樸的門店,卻有著嚴格的加盟要求
在此之外,Raising Cane's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門店是由“店經理合夥人”群體運營的,他們相當於是每家分店自己的CEO。和吸引實力加盟商相比,Raising Cane's更喜歡這些自己一手培育起來的個人。
店經理要升級為加盟商,需要通過一個名為“台柱”的項目。最早它在5個店經理身上試點,這些候選人需要手握30000美元以上的流動資金或者15萬美元的淨資產,同時擁有2年餐廳管理職位的經驗,同時他們需要在Raising Cane's的門店裡真正工作,了解運營、技巧和文化,直到有能力真正開店,但即使這樣,也不能保證他們就能拿下加盟商的頭銜。
想開一家新店可不便宜,它的花費在50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,但是這些“店經理合夥人”的加盟費比一般的加盟商會減少超過10萬美元,並且有相應的激勵分紅。不過集團對於選址還有嚴格的要求,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,必須靠近大學。
一個愛,專注本地社群
剛剛提到的大學附近選址的要求,正呼應了我們現在要分析的這個要點,也是Raising Cane's成功的極其重要的因素——和社群打成一片。
集團確認了五大資助領域:教育,解決飢餓,寵物福利,積極生活方式(比如運動),以及商業發展和企業家精神(比如學校的創業項目和商業人才培養計劃)。在最多的時候,一家餐廳會把自己近30%的利潤回饋給所在的社區——要知道他們一家門店一年能創造200多萬美元的利潤。
既是回饋社區,又是品牌宣傳
Raising Cane's的主頁內容不多,但是有一個專門的“籌款”專區,裡面有詳盡的流程,讓各個慈善機構來申請餐廳的籌款計劃。提交的計劃會經過餐廳經理的審核,一個禮拜的報批週期通過之後,餐廳會選定一個“捐助日”,通常是在周日到週三的時間,某個特定時段( 3-4小時)內15 %的收入會被捐助出去。當然具體的時間長度和捐助比例,機構和餐廳可以具體商議(更長時段、捐出100%的利潤的情況也時有發生),而且一年裡可以申請的數量是不限次的。
除了這些機構本身的宣傳,餐廳也會有相應的宣傳配合,我們以2011年的一個項目為例,當時Raising Cane's的門店剛剛突破百家,除了通過門店數量增加來提升支持社區的覆蓋面積外,它在方式上也有所革新。
除了直接捐款,他們還推出了買一送一券,只需要花1美元購買,就可以在下次消費時換取6美元的產品,這些券的銷售所得都會被捐給當地的慈善機構,而為了賣券,門店可以說是進行全方位的宣傳,店員把玻璃落地窗塗上了推廣標語,店內也佈置上了各種海報和單張,當然社交網絡和自家會員俱樂部的宣傳必不可少。
還有兩點用的十分巧妙,一是搬來其他社團的援助(他們之前也都曾給這些社團提供過支持),不少社團甚至以“團購”的形式積極參與;二是在集團內部開展“募捐比賽”,每週把參與活動的門店進行排名,根據他們的募捐量,以及募捐量佔總銷售的比例這兩個指標,最終優勝的餐廳可以贏得全店員工免費旅遊一次的獎勵!
大量這類型的捐助日,以及其他形式的讚助和募捐,讓Raising Cane's緊密地融入本土社群,在會員制之外形成了相當穩定的潛在受眾群體,這對於企業本身的品牌形像大有益處。
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們的顧客裡,大學生是很重要的群體,不僅僅是因為選址上面的硬性要求,更是因為它對於非營利性機構和社團(這在大學里相當多見)的支持,讓它在大學生群體裡有很強的存在感。
大學校園既是他們的目標顧客和捐助對象,也是他們的人才庫
1994年,大學畢業回到老家的Todd Graves,想拉著還在讀書的哥們Craig Silvey一起創業開雞柳店。後者把他們倆設想的Raising Cane's的雛形作為大學作業提交了上去,結果得到了一個全班最低分B-,教授的評語是:雞柳在這地方是飛不起來的。
Todd Graves一邊當鍋爐工,一邊等Craig Silvey畢業,兩人之後去了阿拉斯加靠著捕魚賺了點小錢,再到處湊錢和借貸,終於在1996年開出了第一家Raising Cane's。現在,那位教授已經離開了教職,那條普普通通的雞柳真的一飛沖天。
(編整:餐飲食品生意參謀/作者:何姍/來源:掌櫃攻略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